一晃离开三亚有五年了,总想写点在三亚生活时记忆中留下特别深的人或事,叙述自己所见所闻,全当自己对那个时期的怀念。有些故事暂且不说,在记忆里留下烙印最深,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习惯和地方风俗。
三亚地名出自三亚河,由来很有人文色彩,三亚河由六罗水、水蛟溪、半岭水三条河组成。在三亚市区又分流为东河、西河流入大海,形状呈“丫”字形,当地渔民称谓“三丫河”,地方口音丫,亚同音,故而得名三亚。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风情,不管是饮食、民宅、服饰、语言和体质,都于当地的气候密不可分。古人依靠大自然条件赖以生息、繁衍,长年累月沉淀了一个地域的风俗和文化。生长在热带地区的三亚人,常年在高温日晒下生活工作,相对海南岛其它地区,人的肤色略黑,体毛浓,身材偏瘦,这样体质特征大概更适应热带气候。走在街上,你会见到很多女人阿娜多姿的身影,这让立志减肥又不喜节食的女性嫉妒。
三亚是我去过最慵懒的城市,炎热气候有她自己的生活节凑,和很多南方城市一样,避开白天闷热的天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三亚一天的夜生活要从喝老爸茶开始,老爸茶,是三亚街头一道风景,每天下午开始营业,街头树荫下一排排茶座,一家挨着一家,三三两两喝茶的人们围坐一桌,打牌、品茶、小吃热闹喧嚣声延伸了整条街面,直到灯火阑珊才意尽人散。
学校作息时间,午休三个小时,下午三点开始上课,六点放学,刚听到这样作息时间让我诧异,记得上学时,下午三点半就是放学回家时间了。这就是三亚节凑,为避开高温的晌午,你可以在家午睡二个小时,在淡定的去学校听课。
解放路商业街的晚上,要比白天人多喧闹,夜幕降临大街灯火通明,步行街商铺招牌林立,霓虹闪耀,沿街两侧逛街、购物、散步、纳凉、男男女女川流不息。超市、商场、店铺都营业到深夜12点左右打烊。三亚总是让我有逛街的兴致,晚上常徒步穿过纵横交错的小巷,跨过人行桥,沿着解放路大街一直走到明珠广场,在从三亚湾海边漫步回来,让我乐此不疲。如果坐公交车回去,后半夜也可以等到,但需要你的耐心!长时间的夜生活,也养成了吃夜宵的习俗,如果你刚融入当地生活,吃完夜宵在躺下睡觉,这节凑,让人生物钟絮乱。
万宁街头菠萝蜜
三亚自古就是多移民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广泛,海岛原始土著有黎族、苗族等,语言繁杂,我只学会了几句海南话,比如吃饭“佳维”和你好“鲁或”。我曾试着这样招呼,当地海南人还是听明白的!口可口可!地方方言就有很多种,只知道的有客话(湖南客家话)、黎族话、苗族话、闽南话、回回话、据说还有,军话、潮汕话、粤语、涯语、金门话等,最近这些年肯定又多了2类语种,东北话、湖南话,东北和湖南是近年移民三亚最多的地区之一。
08年索爱850手机拍摄的三亚木瓜树,清晰度还是不错的说
东北人大概从解放战争时期,随部队来到海南,有很多自愿留下在海南生活的一群人,我曾见过一位老者,曾是从部队退役到地方,娶三亚女人为妻,一直在三亚生活至今。湖南人也是多是从部队到地方扎根在三亚的,湖南给我印象随军家属特别的多。
语言方面当然没有研究过也不懂。给我印象里,海南、云南、广西、福建说话音调特别的相近,当然细微上还是有差别,对粗笨听觉的我,有时候无意听到上述任何一个地区说话的口音,都会让我想到海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