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街头见闻

旋覆花

途经旋覆花盛放

旋覆花
春天旋覆花
河边盛开的旋覆花,又称金佛花。苏颂《图经本草》描绘其性状云:“叶如柳,茎细,六月开花如菊花,小铜钱大,深黄色”。
 
旋覆花的春天
静静绽开在春风里的旋覆花,恰巧我途经她的盛放。
河边旋覆花
其得名在于“花缘繁茂,圆而复下,故曰旋复。”
旋覆花随拍
暮春虽暮终归是春
盛放的旋覆花

旋覆花(学名:Inula japonica Thunb.)是菊科旋覆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横走或斜升,有多少粗壮的须根。茎单生,有时2-3个簇生,头状花序径3-4厘米,多数或少数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瘦果长1-1.2毫米,圆柱形,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1]
旋覆花分布于中国北部、东北部、中部、东部各省。生长于海拔150-2400米的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河岸和田埂上。

古镇

遇见一个水灵灵的千年古镇

有人说, 水乡是水做的, 那种柔情让一切都变得柔软起来。 站在周庄大桥上极目远眺,浩浩荡荡的江水一望无际,那样的宏大气势,与记忆中细腻婉转的水乡风韵如此不同。

急水扬帆,风大时浊浪排空,风静时百舸争流,端遇见•一种水乡风貌 一路前行, 过了周庄大桥向南, 就是让许多人向往的 “贞丰泽国”古镇区了。 所谓泽国,多水之地也。周庄自古即为泽国,水是周庄的摇篮,也是周庄的命脉,生生不息的水孕育和滋养着周庄的一切。朝阳暮霭,古镇在晨曦里浅唱低吟。石桥联袂,砖雕门楼点缀,民居畔河埠通行,街巷纵横,古镇周庄,活色生香着,保留着如斯模样。

遇见•一朵水做的白莲 有人说, 周庄是浮在水面上的 一朵白莲! 南湖、白蚬湖、急水港、太史淀等环绕古镇,南北市河、中市河等勾连起古镇的肌理,众多河流水系点缀乡间。或气势恢宏,或温柔婉约,共同组成了周庄的水 遇见周庄南湖,赞叹古镇如白莲一般的气质。不同于“急水扬帆”的浩荡大气,漫步在茂林修竹围绕的周庄南湖畔,只觉得淡漠宁静气息袭来。湖水澄澈透明,湖景清丽婉转。

夜色时分欣赏,颇有“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周庄的水也是多用的—— 可饮,可洗涤, 可通衢,也可欣赏。 这种欣赏,既可以是静静凝视这流淌了千年的风韵,也是行游水巷偶遇的一路惊喜。如果你赏美景的同时,亦不想错过了解古镇历史的机会,乘坐画舫开启环镇水上游,也极妙。乘风破浪间,周庄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当年沈万三下海远航的故事也不禁令人畅想。而要进一步探秘沈万三致富的传奇和秘密,非万三水上财道不可。

这条游线从黄金屋码头一路经过银子浜、富贵桥、沈万三故居等多个与沈万三息息相关的景点,一步一景,令人流连忘返。遇见•水畔的一种生活 周庄的生活很慢, 它可以洗去一程疲倦, 倾听游子的诉说, 也可以慰藉游人的情怀。 小桥、流水、人家,河畔的周庄原住民,烟火气依然。 桥边散步的老人,嬉戏在青石板小巷的孩童,水畔洗衣。

雾霾

威海空城

这威海那个空

这雾霾那么凶

这街道车水马龙

我和谁车相拥

这雾是那么重

这霾是那么浓

Alone

这感觉我跟从

这城市那个空

这呼吸那么痛

这人海风起云雾

看不见的相逢

这雾霾都雷同

这致病千万种

Alone

这雾霾谁能懂

这威海那个天

没有以往的空

连呼吸带出的风

相似喷云吐雾

我站在雾霾中

眼睛已看不清

Alone

在近也没有用

海滩

威海徒步随拍

沿威海文化东路,育华路,一直徒步到环海路。

第一次徒步走这段路,曾坐车经过2次这里,这段路环山临海,沿途美景非常宜人。边走随拍风景。威海的九月气温还是很热,街上的路人,沿着路旁树荫行走。

威海随拍

威海的九月气温还是很热,行人沿着公路两旁绿化带树荫下行走。那天,我也单手持自己的奥林巴斯微单,目测美女手中应该是索尼微单,瞬间抓拍,和自己同样嗜好的美女擦肩而过。
四眼楼外景
威海著名的四眼楼外景
威海四眼楼
这就是威海很有名的“四眼楼”。

环海路6号,黄泥沟路口处,著名欧式建筑威海四眼楼,迄今已有107年历史,英租时期海军司令的避暑别墅,因其顶层前部石墙上,筑有四个圆孔天窗,好像整座楼的四个眼睛,故而得名“四眼楼”。

现今为一家茶楼,四眼楼牌匾写着“万年春”,为郭沫若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