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华勇营
英国强租威海卫作为海军的远东基地后, 其陆防相当空虚。当时,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分散了英国的陆军力量, 而且, 与荷兰后裔“布尔人” 在南非争夺殖民地的战斗动用了大量军力, 连澳大利亚等殖民地也专门征召军队前往南非。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决定把他们在印度的经验搬到中国, 组建雇佣军担负威海卫的防务。此举自然遭到了清政府的强烈反对,英国人辩称这是一支警察部队维护治安而已,不用于租借地以外的军事行动从而蒙混过关。
1898年11月从香港和上海招幕译员、号手等专业军士后, 英国陆军部就开始在威海卫正式组建“华勇营”。英国人显然没料到在中国向来有“好男不当兵”的传统,在当时军人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是相当低下的。更何况在当时封闭的中国当这种穿着洋人衣服,拿着洋枪,操练洋操,在别人眼里还出着洋相的士兵。因此直到1899年初英国都没有一人应征, 到1899年3月才招募到了十名士兵。而就是招募来的这些士兵他们大多自由散漫,经常开小差或随意退伍,逃兵不断。
英国人随后调整了策略, 发动“高饷”攻势, 将招募对象由单纯的农民转向了清军的退役官兵, 成效显著。这些退役军人比一般农民拥有更好的战斗素质、体能和纪律性, 而且“没有家庭牵累”,随时能为金钱卖命。这些穿上洋装的清军老兵不久就成为“最优秀的士兵” 。
到1900年5月, 英军终于建立了一支600多人,年龄在23至25岁之间的华勇营。该部队编制齐全, 设置长枪连、机枪连、炮队和骑兵队, 以及乐队、译员、卫生队。英军不惜投人, 其尉级以上军官均从英国正规军中调任, 并配置精良装备, 清一色的马丁尼一亨利式来复枪, 甚至还有当时最先进的马克西姆机枪, 这在当时的西方正规军一中, 亦未能成建制装备, 可见英国对该支雇佣军期许之高。
华勇营成军后, 最早的军事行动便是镇压威海卫当地的抗英斗争。英国强租威海卫引发当地民众激烈反弹, 冲突不断。1901年3月2 6 日, 华勇营首次出击, 武装驱散姜南庄村崔寿山组织的抗英集会, 并逮捕了崔寿山等三名抗英领袖, 而此次集会的情报, 就是由华勇营士兵卧底获得。
随后, 英国勘测划界队伍与当地民众发生冲突, 华勇营奉命出击, 在5月5日、6日报信村和垛顶山的冲突中, “华勇营”毫不犹豫地向自己的同胞开枪, 共打死二十九人。
威海卫英军华勇营的“ 出色表现” , 令他们赢得了英国军方更大的期许。在义和团运动爆发后, 兵力上捉襟见肘的英国, 只能从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和香港等地抽调殖民军或雇佣军来华, 参与八国联军行动。此时, 华勇营正式纳人英军建制, 并换上了陆军军装, 按照英国当时以组建地为部队命名的惯例, 华勇营从此也被称为“第一中国军团”。
1900年6月22日,华勇营192名士兵和10名军官乘坐英舰“奥兰多”号,于凌晨五时抵达天津大沽口。此前一天,英舰“恐怖”号已将第一批香港皇家炮兵和香港军团的382人送到。需要提及的是,在当时参加八国联军的英军中,华勇营、香港军团和新加坡军团中的华勇们构成了英军的重要力量。
7月初,华勇营和香港军团的主要任务是清剿渗透到租界附近的清军和义和团狙击手。在一次战斗中,香港军团受到清军炮火的猛烈压制,二死三伤,在华勇营紧急增援后才得以脱身。
随后,华勇营新驻地受到清军猛烈的针对性炮击,造成极大的恐慌。华勇营的布鲁斯少校带队携炮出击,但不敌清军炮火,布鲁斯少校头部和肝脏中弹,华勇营另有两死五伤,协同作战的英国水兵也有五人重伤。
7月14日,华勇营协同日军敢死队,终于攻破天津城墙,成为参加最后攻击并占领天津城的英国军队的唯一代表。
因为在天津战役中的“勇敢善战” ,英国陆军部特别以天津城门为图案,为华勇营设计了军徽, 镶嵌在帽子和衣领上,并在威海卫卫树立了一块刻有二十三名阵亡官兵姓名的纪念碑; 1902 年又挑选了12名官兵到英国参加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爱德华七世向华勇营官兵颁发了勋章, 以表彰他们在平定义和团战争中的牺牲, 这是英国历史上最早为中国人颁发的军事勋章。
天津之战“立功”
根据巴恩斯的记载,华勇营屡有惊人表现。1900年6月21日,陆军上校鲍尔带领从华勇营中精挑细选出的第一批士兵200人,包括192名中国士兵和11名英国军官,乘坐英国军舰“奥兰多”号前往天津,前去解救被围困在天津的西摩尔联军。
抵达天津后,中国军团参与的第一场战斗是攻打天津机器局东局。天津机器局东局,人们习惯称之为“东局子”,它是清政府在华北兴办的最大的兵工厂。东局子的地理位置,处在一个炮轰天津租界很有利的位置上,而且它是从大沽开进天津的必经之地,因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联军决定偷袭东局子。6月27日,由俄军率先对东局子偷袭,遭到了扼守在这里的清军和义和团部队的猛烈还击。
随后,英军的鲍尔上校接到命令,带领华勇营前去增援俄军,结果在路上遭遇到了准备增援东局子弹药库的一支清军骑兵部队和一群义和团团众。巴恩斯写道:“我们丝毫没有理会头顶上呼啸而过的子弹,排枪射击非常有效,命中率很高。非常幸运的是,敌方持有许多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旗帜,这有助于我方准确的选取射击目标。这些士兵们表现得完全像一个老兵,……而且他们的群射技术非常好,枪枪命中目标,冷静得如同在打靶场练习射击时一样。”华勇营的出现,保护了俄军的左翼,并有效地拖延了时间,后来大批联军赶到,结果彻底扭转了战况。东局子失守。东局子的失守,使得大沽通往天津的通道被打开。
巴恩斯在日记中激动地炫耀:“中国军团远征作战次数比任何部队都多。即使不算解决威海卫出现的麻烦,天津之战有我们的份,解救北京有我们的份,以及1900年8月到独流(今天津独流县),这些远征都是我们干的,没有其他军团参加。最后,他们(指华勇营)从南门第一个冲进了天津的围城,成为最后总攻中占领天津城的英国军队的唯一代表。”
7月3日,联军抢夺老龙头火车站,妄图占据这个通往京、津、沽的交通枢纽。整个战斗激烈异常。联军与清军进行反复拉锯,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斗次数最多,维持时间最长,最为血腥的一次战斗。最终义和团和清军士兵弹药耗尽,退到了火车厢中与敌人展开了肉搏。在车厢里肉搏的就有华勇营的兵。
这些同为中国人的士兵互相扭打在一起的时候,不知他们有没有诧异,为何敌人长得像自家兄弟?但中国军团的士兵没有丝毫迟疑,因为他们屠杀同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7月6日,有一门清军大炮总在轰击天津使馆,但是,这门炮隐藏得非常好。于是,联军派出一队侦察兵去寻中国人的三磅炮的阵地。巴恩斯记录,“华勇营副总指挥布鲁斯少校带领的华勇营士兵,在英国军舰巴福鲁号火力掩护下,两次奉令进入一个村庄,不巧,敌人隐蔽良好。向他们持续猛烈地射击——布鲁斯少校腹部被划开一个大口子,极其勇敢的艾斯达尔准尉也受重伤。”这是一次没有效果的侦察,但是华勇营的士兵在炮火中逃命的路上,还一直不忘抬着英国皇家海军准尉艾斯达尔,即使他已经身受重伤,快要一命呜呼。
从7月9日至14日,联军开始向天津城发动全面总攻。
中国军团主要负责运输英国军队的大炮和弹药,护卫和协同香港炮兵,向西机器局军火库发起炮击。在他们的掩护下,日军迅速占领西机器局,随后将之焚毁。
巴恩斯的书中还记录了一个场景:美国步兵受到严重创伤,迫切地需要担架和医护人员的治疗,所以皮埃尔少校率领华勇营第一连和第七连冒着生命危险去支援美军。但是,当美军军官发现这些增援部队时,他立刻站起来,焦虑不安地挥手示意他们退回去,因为,这里正是炮火最密集的地方。但是那些中国士兵仍然鱼贯小跑过来。皮埃尔少校又发现美军的弹药差不多都快用完了,于是欧理藩中尉又率领第六连的士兵运送新的武器弹药过来。但是欧理藩中尉和驮着武器的骡子都牺牲在路上了,不过,中国军团的士兵们仍然冒死前行。随后,华勇营拖住了前面大量的敌军,确保了日本军队右侧不受任何攻击。
华勇营在天津战斗中的表现,为他们迎来了一项殊荣——他们被允许佩带仅由英国精锐陆战部队佩戴的一种特殊勋章。这个勋章上印着天津城门,城门的拱门上有用汉字写的“天津”两个字。在底下的卷轴上用罗马字体写着“第一中国军团”和“天津”。
“阅兵式”上的沉默
8月14日凌晨,八国联军对北京城发动总攻。英军于中午才到达北京,巴恩斯中尉带领100名中国军团的士兵运送重型机枪和各国的大炮,行走不便,在最后几天,这些机枪和火炮基本上是用人力运达北京的。而希尔上尉带领华勇营第五连30名士兵,护卫一队装满弹药的独轮车。希尔上尉在事后的报告中写道:“无论道路多么崎岖,天气多么炎热,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笔直地向前走,远远地超过了其他运输队,似乎他们从来不需要休息一样”。这一幕给其他国家的侵略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联军总指挥,德国海军上将盖斯里,为了中国军团的出色表现特别颁布了一道嘉奖令。
8月28日,联军在紫禁城里举行了庆祝胜利的阅兵式。
早晨七点,联军在大清门前集中,然后八国联军、北京各外国使馆的使节和使馆卫队列队进入紫禁城。在乐队的伴奏下,联军队伍乱纷纷地喊着号子,尽兴地呼叫。
华勇营的士兵在巴恩斯中尉的带领下,走在受阅的英军队列中,香港军团与中国军团最后出场。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这些中国的年轻人应该是第一次走进这个皇宫。尽管外国士兵们觉得“这真是一个壮观的场面,……情不自禁想要拥抱、叫喊、舞蹈,或者诸如此类的疯狂举动”,但是中国军团的士兵们始终沉默着。细腻敏感的巴恩斯察觉到他的部下的表情。他写道:“在阅兵仪式上,让那些中国人照顾这个被掠夺的城市,实际上,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伤害。他们静默的脸上写满了悲伤,……特别是当我们接近帝王生活的宫殿时,你可以发觉他们脸上充满了鄙夷与不屑和一种非常糟糕的表情。毋庸置疑,他们的心情比他们的表情还要糟糕”。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尊卑等级观念,在这一刻让这群中国青年的心里激起巨大的波澜。此刻他们正站在这个威严的封建权力的最高中心,他们不能不感到颤栗。但是,他们一如从前一样静默着。
1902 年, 英日缔结同盟条约, 英国得以将军事力量更集中于西方, 加上不少议员对威海卫华勇营年耗巨资不满, 在经过激烈辩论后, 决定予以裁撤。1906年6月, 华勇营正式解散, 部分士兵转往南非、香港当警察, 部分士兵留在当地充任巡捕或加人中国军队。加人香港警队的华勇营士兵, 其警员号码均以英文字母D开始, 被通称为“ 山东汉”。